蛋糕序器隐形金矿中的在瓜这块生态谁分排
最近和几位老友在咖啡馆闲聊Layer2发展时,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:Rollup里那个默默无闻的"排序器"角色,现在居然成了各方争夺的肥差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经济模型的老兵,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了。 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,碰到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Barnabé Monnot,他用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解释Rollup的经济模型:就像是一个三层楼的餐厅。最顶层(L1)是厨房,中间层(L2)是服务员,底层就是我们这些食客。 具体来说: • 我们这些"食客"在L2点单(发起交易),还要给小费(支付Gas费) • "服务员"团队里最关键的岗位是那个负责安排上菜顺序的领班(排序器),他决定哪些订单先处理 • 厨房(L1)最后负责确认所有菜品都按要求做好了 有意思的是,现在各家Rollup服务商都把这个"领班"岗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。你猜怎么着?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大得惊人。 根据我的观察,Rollup主要有两大收入来源: 首先是那个最明显的 - 交易手续费差价。就像外汇兑换一样,Rollup运营商从用户那里收的Gas费和他们实际支付给L1的费用之间存在价差。我认识的一个项目方朋友私下透露,高峰期这个差价能达到40%! 其次是代币发行收入。虽然这个模式现在争议很大,但不得不承认,发币确实是很多项目维持运营的重要手段。就像开餐厅发会员卡一样,先圈住一批忠实客户。 说到排序器的工作,我觉得可以用快递公司来打比方。想象一下: • OP Rollups就像普通快递,先攒够一车货(交易批次)再发车,这样分摊到每个包裹的运费就便宜了 • ZK Rollups则像特快专递,每件货品都有专属的防伪标签(零知识证明),虽然成本高点但更安全 现在的问题是,所有快递公司的调度中心(排序器)都是自家直营的。你说这能不赚钱吗?去年有家知名Rollup服务商就因为调度中心突然罢工,整个网络瘫痪了3小时,把用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 最近参加的一个闭门会上,几位技术大牛就排序器去中心化争得面红耳赤。支持方认为: "看看Uniswap去中心化做市做得多成功!Rollup排序凭什么不能?" 反对方则反驳: "现在用户要的是又快又便宜的交易体验,去中心化排序器就像让100个人一起开车,不撞车才怪!" V神最近那篇《不同类型的Layer2》文章我也仔细研读了,他预测未来会出现更多细分场景的Rollup方案。就像现在的电商平台,有淘宝也有京东,有拼多多也有得物,各自服务不同需求的用户。 说到最后,作为老韭菜还是要提醒大家:无论技术怎么变,一定要关注项目的"逃生通道"是否畅通。就像坐飞机要先看安全出口一样,这可是保命的关键!最近某知名Rollup的强制提款功能测试时就闹出不少笑话,用户资金被卡住好几天,社区里骂声一片。 (文中提到的Faust解释扩展链接建议使用实际可访问的URL替换)Rollup的经济游戏规则
钱都从哪里来?
技术背后的生意经
去中心化之路任重道远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AR行业即将迎来iPhone时刻?与返景星达CEO李强的深度对话
- 山寨币陷阱防不胜防?老司机教你见招拆招
- Plasma复兴之路:从支付王者到ZK加持的进化论
- 从Sats到Rats:比特币生态的下一个鼠咬金?
- 赵长鹏在TOKEN 2049发声:加密货币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?
- DePIN为何成为Web3破圈的关键推手?
- BRC-20代币ORDI上演疯狂行情:83%暴涨背后的权力游戏
- Bittensor(TAO):当AI遇上区块链,一场机器学习的革命正在上演
- Shibarium网络交易火爆背后:生态繁荣为何难挡SHIB市值缩水?
- 比特币智能合约新纪元:Stacks或将引爆下一轮加密热潮
- 当出版遇见区块链:Metale如何重塑写作与阅读的未来
- 香港STO新政深度解读:当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技术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比特币原生资产协议:BRC20与ARC20的深度对比
- Fetch.AI代币爆发式增长:这波AI浪潮还能持续多久?
- NFT的华丽蜕变:ERC6551如何让数字资产活起来
- 加密货币的成人礼:从赌场思维到价值投资的心路历程
- 当BNB Chain遇上L2时代: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对话
- 创业者的真面目:光鲜外表下的硬核品质
- 狗狗币真的要上月球了!12月这场太空旅行值得期待
- 搜索
-